企信京牌6年间为数万车主提供北京车牌托管,租赁京牌,请拨打:18532672073(微信同步)
“逃过”补贴新政限制的换电模式 如今怎么样了?
1PackardAstral/ArbelSymétric
从1905年爱因斯坦在狭义相对论中提出了质能方程式E=mc2,到1945年两场核爆灾难,核能犹如潘多拉魔盒一般被人类一点点发现、解锁并加以利用…时间推进到上世纪50年代,当全球都笼罩于超级强权间可能爆发的核战争阴影下瑟瑟发抖时,也有一群人在尝试将这股强大的力量驯服并应用于民用领域。
◆Studebaker-Packard Astral
在上世纪20-30年代大出风头并借助二战发了一笔横财的美国豪华汽车品牌??帕卡德(Packard),在二战之后日子愈发难过,与凯迪拉克争夺市场逐渐落入下风。在1954年为了挽救江河日下的企业,创始人詹姆斯?帕卡德带领帕卡德与另一家汽车公司斯图贝克(Studebaker,一家成立于1852年,以生产马车起家的汽车公司,还曾为美军制造过装甲车)合并,但也未见成效。
也许是在正面战场实在无力与对手展开竞争,亦或是为核爆巨大威力所震撼,斯图贝克-帕卡德(Studebaker-Packard)决定另辟蹊径,开始研发核动力车型。在1957年,一台外形极为诡异、酷似飞船的展车??Astral(星体),亮相于斯图贝克汽车总部南本德的艺术中心,并随后出席了当年的。
Astral是一台全方位体现设计者“脑洞大开”的交通工具,首先它仅配备了一个车轮,是标准的独轮车,但应用了陀螺仪技术,可以使其一直保持平衡,并且这台车还可行驶在水上。据厂家介绍这台车配备了“核动力发动机”(展车并没有展示),另外Astral还会装备某种“由力场产生的保护性能量罩”,从而避免因碰撞事故造成核泄漏。
这台车最终并没有实现量产(显而易见),帕卡德这个汽车品牌在这台车推出2年后就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而斯图贝克则苟延残喘到了1966年。Astral在刚推出时一度颇受关注,后还在各大汽车展销会上颇红了一阵,不过很快大家就对这个披着科幻色彩的车壳子感到了厌倦。目前Astral被收藏于加州洛杉矶的彼得森汽车博物馆,与帕卡德曾经推出过的几台更具实用价值的车型一起作为展品留存于世。
◆Arbel Symétric
1958年在交通史上似乎是颇显特别的一年,就在这一年有三款以“核动力”为噱头的车型问世,让我们先来看看法国人推出的Arbel Symétric。
事实上这台看起来稍显臃肿的车型早在1951年就亮相了,但当时它并非采用核动力驱动。1950年,一位名叫Casimir Loubières的法国汽车销售员,和他在越南西贡(今越南胡志明市)经营交通运输业的兄弟??Maurice Loubières开始研发属于自己的车型。
1951年Symétric诞生,这就是Arbel Symétric的第一个原型,Symétric在法语中是“对称”之意,这源自于四个车门由相同模具制成,前机舱盖与尾厢盖规格完全一样,前后风挡玻璃也是相同的。Symétric采用管状底盘(与Tatras太脱拉首创的管状底盘还不太一样),最有意思的是这台车悬架系统完全由橡胶块组成,没有减震器。
Symétric起初采用增程式混动系统,搭载一台1.1L Smica四缸发动机为分布在四个车轮轮圈内的电机供电,因此Symétric只提供一个踏板,踩踏板发动机为车轮供电驱动车辆行驶,松开踏板则动能回收进行制动,车速高于15km/h后松开踏板会自动接合鼓式制动器(70年前的电动车驱动原理看起来已经相当完备了)。
Symétric先后亮相于1951年和1953年的巴黎车展,但在当时并没有造成太大影响,一方面这车外观设计实在让自诩审美高雅的法国人提不起兴趣,另一方面当时的油电混动车型甚至纯电动车型都不算稀奇(1897年就有了纯电动车型)。
令人意外的是,Symétric成功引起了法国军方的兴趣,在军方的支持下,Loubières兄弟与Fran?ois Arbel合作,成立了Arbel汽车公司,不仅大幅改进了Symétric的外形设计,还顺势推出了敞篷车型、出租车、柴油/电混动车型…最疯狂的变化则发生在1958年,一台号称装备了“最大功率40kW的核能发电机”的车型被推出,据说该车可在不补充核原料的前提下可运行5年。
Loubières兄弟还对外宣称已经计划量产这台“核动力车型”,工厂选址在尼斯,1958年底前将量产100台,甚至还计划参加1959年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不过等到了1959年,Arbel公司就倒闭了,Loubières兄弟与他们的Symétric原型车也不知所踪。
2 福特Nucleon/Simca Fulgur
◆福特Nucleon Concept
与前两款车型相比,福特在1958年推出的Nucleon概念车甚至连真正的原型车都没有??是的,Nucleon概念车仅仅是一台3:8比例的模型,但在核能动力系统的研究方面,由汽车巨头福特设计的这台车则是前两个车型所无法相提并论的。
1958年,福特汽车的工程师们在密歇根州Dearborn制作了一个汽车模型,这个被命名为Nucleon的模型采用塑料材质,车身尾红/黑双色涂装,按照与真实车辆3:8的比例打造,这个模型车长度1.9米,宽0.74米,高0.4米,重量52kg。
Nucleon采用与全球首台核动力潜水艇原理相同的核反应堆驱动,核反应堆布置于车身后部,通过分裂铀来产生热量加热水变成蒸汽,再利用蒸汽带动涡轮机产生为电机提供动能产生动力驱动车辆,一次分裂铀的全工况可让车辆行驶约8000km。
福特同时宣称Nucleon可以根据车辆装载人数、动力性能以及续航的需求,针对核反应堆进行改造。福特同时还大胆预测未来加油站将会被加铀站所取代。
不过正如其他核动力车型计划一样,Nucleon也未能实现商业化,小型核反应堆的高成本以及无法忽视的核辐射危险始终未能得到解决。Nucleon计划最终还是被束之高阁,但福特汽车对于核能的探索并未终止。
◆Simca Fulgur
还记得新中国首款自制轿车东风金龙么,它的原型车是法国Simca汽车公司的Ariane。而就是这个法国品牌(准确的说这个品牌可以被视为菲亚特在法国的分公司),在1958年同样推出过一款核动力车型??Simca Fulgur。
1958年,当时效力于Simca汽车的知名汽车设计师Robert Opron(雪铁龙SM也是出自其手)推出了自己的全新作品Simca Fulgur,这款车在当时被认为是为21世纪打造的未来之车,其在设计上与斯图贝克-帕卡德的Astral有相似之处,都是富于流线且极具科幻色彩的风格。
不仅是设计,在技术方面Simca Fulgur也与Astral有相同之处,都属于“大脑洞”产品:Simca Fulgur配备四个车轮,但在车辆时速超过150km/h两个前轮会收缩,陀螺仪技术在高速状态下维持车辆的平衡;此外这台车还宣称配备了类似人工智能技术,可与控制塔台进行通信,且可实现部分自动驾驶及导航功能;该车型还配备了电磁悬挂。
事实上直到现在,关于Simca Fulgur的动力来源仍存在争议,一部分人认为这款车采用了核动力驱动,但一位名为Peter Pijlman的作家在其出版的关于设计师Robert Opron的传记中则透露该车实际上采用氢燃料电池为后轮电机提供电力,同时宣称该车最大续航可达5000km。
当然与上述几款车型一样,Simca Fulgur也仅仅停留在了概念车阶段,当60年代Simca汽车被克莱斯勒收购后,其经营状况也开始每况愈下,最终在80年代退出历史舞台。
3 福特Seattle-ite XXI/凯迪拉克Thorium
◆福特Seattle-ite XXI
继1958年的Nucleon方案废弃后,福特在1962年再一次推出了一款核动力驱动车型??Seattle-ite XXI,这台车型出自设计巨擘Alex Tremulis之手,因为首次亮相是在1963年的西雅图21世纪博览会而得名。
在动力形式上,Seattle-ite XXI与Nucleon相同,都以核反应堆驱动,同样也是3:8比例的模型,但前者配备了6个车轮,且尺寸远超Nucleon,被设定为大型轿车,其核反应堆的位置则被设定需要安装在前4个车轮间的位置。
Seattle-ite XXI右侧侧窗采用鸥翼式开启设计(左侧无法开启),而车门依旧是常规的侧开设计,后风挡为百叶窗设计,可促进空气循环同时降低噪音。
Seattle-ite XXI还有很多创新设定,包括可进行更换的动力系统吊舱、交互式导航系统、行车电脑、前四个车轮负责驱动和转向的设定等等。位于车身前部的动力系统吊舱可在燃料电池和核反应堆两种动力形式间替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提供的最大功率仅为45kW(61Ps),而替换了小型核反应堆的最大动力输出则飞跃式提升至298kW(405Ps)。
在1963年完成首发亮相后,Seattle-ite XXI的核动力系统似乎还没有其6轮的设定来的更为震撼,对于车辆是否应该采用6个车轮在当时引起了相当大的争议,不过这一切已与Seattle-ite XXI无关了,就像其前辈Nucleon一样,Seattle-ite XXI在一鸣惊人之后同样被雪藏。十余年后,同样采用6轮设计的Tyrrell P34在1976年F1瑞典站赛事中排名第一。
◆凯迪拉克Thorium Concept
作为距离我们现如今生活最近的一台核动力概念车型,凯迪拉克Thorium Concept诞生于2009年,是由设计师Loren Kulesus(主业是设计滑板和吉他)为庆祝凯迪拉克成立100周年设计而成的。
正如其名,Thorium Concept采用分裂放射性钍元素的核反应堆作为动力总成,据凯迪拉克官方宣称仅需添加一次足量的钍(约8g左右),即可让该车持续行驶161万公里,而且多余的能量还可回馈给电网。
车身采用高强度耐腐蚀性材质,同样可经受住长达100年之久的风吹日晒雨淋等各种考验;小型核反应堆外部设有高强度可隔绝核辐射的保护罩,而且钍元素本身裂变活跃度相比铀也更低,相对更安全。
Thorium Concept为车身的四角各配备了6个独立车轮,24个车轮每个都配备一个感应电动机,从小型核反应堆生成的能量传导至车轮后,四组车轮每组均可根据车辆行驶轨迹自动进行角度调整。
负责Thorium Concept核动力总成的Laser Power Systems公司首席执行官Charles Stevens博士宣称这套核动力总成不仅可以搭载在车辆上,同时还可为包括餐馆、酒店、办公楼等建筑甚至小型社区提供足够的能源。不过这套动力总成自公布起就惹来了不少非议,绝大部分人都认为用放射性材料作为车辆能源是不安全的。自然的,这台概念车也就只能停留在概念阶段了。
结语:尽管上述几款所谓的“核动力车型”基本都停留在概念车、原型车甚至是模型阶段,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岁月里,人类从未停止过以核能这种高效但又极具危险性的新型能源驱动民用车辆的尝试。虽然最终因为成本、安全性等种种原因未能实现商业化,但这一研发方向并不能就此判定是错误的,别忘了纯电动车也是在经历了长达百年的沉寂后,才在最近十余年逐渐实现大规模量产并为人们所接受的。谁又能预料到未来我们的出行技能不会再一次点向核能呢?
海南为促进汽车消费 购新能源车奖励1万元
文章末尾固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