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信京牌6年间为数万车主提供北京车牌托管,租赁京牌,请拨打:18532672073(微信同步)
全球新能源乘用车4月榜单:Model 3销量近10万
时刻记住:生于忧患,死于傲慢。
这颗子弹已经飞了好长一段时间,是时候该停下来冷静思考。
近日,因一博主针刺三元锂电池发生起火爆炸的视频,引发了业内外对电池安全的讨论。之后比亚迪入局,拿出了自家的刀片电池影射三元锂不安全,全球最大的三元锂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则加入应战,双方撕得不可开交。
实际上比亚迪和宁德时代的“斗争”从3月底比亚迪刀片电池发布时就开始了,而5月初宁德时代在业绩说明会上的回怼,更是将双方对抗的火药味越煽越浓。最后加上博主试验三元锂的起火爆炸,引发吃瓜群众强烈关注,直接将宁德时代和比亚迪送上了PK台。
一根小小的钢针,搅动得电池产业和行业惴惴不安。要知道中国乃至全球汽车产业都确定了新能源化的大方向,但现在整个行业市场都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特别是消费者端,对电动车更是“谈电色变”,安全、续航、便利性、保值率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成为电动车通向普通消费者的阻碍。
试想,宁德时代是电池企业的巨头,他都搞不定针刺试验,还让消费者怎么相信电动车?个人觉得这场风波,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普通消费者对电动车安全的信任,无论最终谁胜了这场口水仗,两家公司,行业都是这场风波的受害者。特别是近段时间来几起电动车起火的事故,更加刻画了电动车不安全的印象。
关于技术、安全层面的论证,这是一个严谨的科学论证的过程,我们不好对其作出认定和评判。但我们可以认知到的是,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走的是不同的电池发展路径。前者因为电池续航里程的痛点,不断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对电池的安全和稳定性做出了一定妥协;后者则优化磷酸铁锂,死磕安全,降低能量密度需求和成本,从电池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双方都没毛病。
但其实从这场论战结果来看,宁德时代算是彻底输了,他输在把百分百面向行业端的话题向C端市场进行了延伸,引发舆论失控,接连被质疑,特别是几个测试试验的回应,更是在消费端树立了“偷梁换柱”、“掩盖真相”的标签。
电池安全不容小觑,我们承认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推动方面,确实做出了不小的成绩,虽然三元锂的化学特性,或许难以通过严苛的针刺试验,宁德时代更强调从各个层面去全方位思考和追求电池使用的整体安全。但从消费端的感知来说,任何一点小的差池,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概率,都会被无限放大,带来更加恶劣或深远的影响。
在大多数人看来,宁德时代的数个回应,锐气和傲慢一览无余。作为几年内就攀登上了全球动力电池巅峰的企业,它几乎与所有主流车企都签订了合作协议和采购协议,同时其股价也一路飙升,从最初的30元到最高的170元,总市值超过3000亿元。在国家的支持、车企的拥趸和行业的追捧中,含着金钥匙长大的宁德时代遇到了为数不多的起伏和沟壑。
还记得《汽车公社》在2018年的时候就针对宁德时代做过一期封面故事,叫做“绑架宁德时代”。当时的专题文章提出:宁德时代被众星捧月,拿下巨额订单,与车企各种合资,这并不是好事儿。快速成长的机会将掩盖扩张中的一些问题,各方力量的推动和簇拥根本没办法让宁德时代搭建稳健的根基,特别是以技术为主导的汽车动力电池产业,更需要用时间去沉淀和积累。
其实从另一层面来看,钢针刺穿了宁德时代的电芯,起火燃烧了,也刺痛了宁德时代的神经,值得这位巨头在高处的寒冷中好好思考,从技术到应用,从合作到战略,甚至是从思想到格局。刺一刺,非常有必要。
毕竟未来的宁德时代所面对的对手并不只有比亚迪,随着大众入股国轩高科,戴姆勒“相中”孚能科技,吉利与LG化学“联姻”,与日系品牌的广泛携手,甚至包括特斯拉在电池供应商之间的分散布局,一定程度上说行业开始了新一轮的觉醒,他们似乎也认识到押宝宁德时代一家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分散风险,培养属于自己的电池供应商才不会被卡脖子。
这一些列动作可以看做是动力电池领域新竞争时代的启幕,同时也拉开了削弱宁德时代巨头地位的大戏。新能源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技术层面的进步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动力电池的阵营随着头部车企的偏向,进入到新一阶段的重新划分之中。对宁德时代来说,日中则昃,任何时候都应该警惕未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宁德时代也好,比亚迪也罢,这样的云论战在现在看来都不合时宜。看似这场论战比亚迪小胜一局,但其实双方都有过之而无不及,比亚迪格局小了,不该拿对方的弱点去狠狠攻击。宁德时代的格局也不大,没有拿出一家巨头该有的沉稳姿态和作派。
同时作为中国电池的两大巨头,不断强大的宁德时代和更加开放的比亚迪不是应该相互认可和祝福,共同做大做强中国汽车产业的核心技术和能力,应对来自韩国LG和日本们的挑战吗?
欲戴皇冠,必受其重,强大的企业,任何时候都配得上任何质疑。生于忧患,死于傲慢,任何时候都应保持警醒,敬畏市场。
超级播报:宏光MINI EV能否成潜力爆款
文章末尾固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