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信京牌6年间为数万车主提供北京车牌托管,租赁京牌,请拨打:18532672073(微信同步)
传起亚放弃原计划 不在美国销售Soul EV
“最让我烦恼的问题是特斯拉汽车还不够亲民。”特斯拉CEO马斯克对降本“念念不忘”,动力电池或将首当其冲。
近日,有媒体爆料称,特斯拉已完全与电池解约。“国产Model 3目前使用的仍是LG电池,但未来搭载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的车型将陆续下线。”相关特斯拉人员表示。
虽然特斯拉很快表示“相关报道”并不准确,但以特斯拉为代表的车企们确实已经对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的格局重构起到了巨大作用。
受新冠疫情、补贴退坡等因素影响,今年上半年,中国产销及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大幅下降,近乎腰斩。
同时,全球车企加紧布局中国动力电池市场,有潜力的动力电池企业逐渐得到车企厚爱,动力电池产业格局正在发生新一轮变化。
淘汰、崛起、洗牌……一系列极具冲击力的词语成为中国动力电池市场的关键词。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当下格局如何?未来将朝何方向发展?
“压力山大”,大幅下滑
“下滑”是上半年中国电池企业的主基调。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动力电池产量累计23.5GWh,同比下降45.8%;动力电池累计销量达21.3GWh,同比累计下降41.7%;搭载动力电池装机量约17.5GWh,同比下降41.8%。
制图人/亿欧汽车商业分析员 贾国琛
动力电池产业巨幅下滑的背后,是市场的萧条。
据乘联会统计,2020年上半年,国内乘用车累计批发销量766万辆,同比下降22.9%,与2019年上半年相比,减少了222万辆,这其中包括了乘用车的20.67万辆。
2020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约35.2万辆,同比下降42.2%;新能源汽车总批发量为32.86万辆,同比下降38.61%。
大环境惨淡,比亚迪和北汽新能源等中国新能源车企“压力山大”。
截止2020年6月,比亚迪新能源板块已连续12个月下滑,其中,今年1-6月销量为60677辆,同比下降58.34%。同样,从去年9月开始,除了年底12月的冲量带来短暂正增长外,北汽新能源已经连续8个月处于下滑状态。
曾经的新能源霸主亦如此惨淡,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萧条可见一斑。
不过,随着疫情逐渐受控,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渐呈现复苏之势,动力电池市场也一起“解冻”。自2月开始,动力电池装机量呈增长趋势,同比降幅也在逐渐收窄。
与此同时,中国动力电池行业正在加速“分化”。
头部选手:外企入局,一超两强
外资电池生产企业的加速渗透,使得中国动力电池市场头部格局形成了“一超两强”的态势。
在上半年中国市场装机量TOP10的企业中,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高居榜首。在市场严重遭遇下滑时,其市场份额反而进一步提高。同时,占据了近半市场份额的宁德时代与身后企业的差距也在逐渐拉大,成为中国动力电池市场的超级强者。
制表人/亿欧汽车商业分析员 贾国琛
市场份额超过10%的还有LG化学和比亚迪两家强者。
2020年,在特斯拉(上海)开始量产交付的带动下,LG化学在中国市场的装机量实现了巨幅增长,不仅仅是冲入了装机量前十阵营,更是代替比亚迪成为了第二名。同样,也借着特斯拉的“东风”,占据了1.7%的份额,位列第七。
反观比亚迪,虽然排名仅下降了一名,并且依旧位列前三,但其市场份额下跌了10.3%。一方面是受到自家新能源汽车上半年销量下滑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其未能拿下更多车企动力电池供应的订单。
今年三月,比亚迪为自主研发的“刀片电池”举行发布会,并表示已经和大部分新能源汽车品牌探讨了“刀片电池”的合作,其“刀片电池”首先搭载在前不久刚刚发布的“汉”上。市场倒逼比亚迪必须作出改变,其也在通过自己的创新探索前行之路。
把握市场动向、建立技术壁垒是逆流而上的“助推器”。
非头部企业:优胜劣汰加剧
与去年同期相比,前十名中,装机量实现同比上涨的中国动力电池企业仅有中航锂电、塔菲尔两家,其排名、市场份额也都实现了同步上涨。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下,能够实现逆袭,其蕴藏的“电量”不容小觑。
2015-2017年,中航锂电的主要市场领域是新能源商用车市场。但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下行压力逐渐增大,市场发展也进入了阶段性调整。从2018年8月开始,中航锂电开始调整市场战略,转向新能源乘用车市场。
目前中航锂电与广汽新能源、长安新能源、吉利等车企全面战略合作,利用定向开发实现规模效益,进而取得成本优势。及时根据市场动向进行转型,是其能在寒流中前行的动力。
中航锂电D148模组及PACK/中航锂电官网
而另一位“逆行者”塔菲尔的排名与去年相比上升9名,是TOP10中上升最多的企业,也是今年动力电池领域名副其实的黑马。
今年3月,塔菲尔曾遭到宁德时代的专利侵权起诉,诉讼标的金额高达1.2亿元。之后塔菲尔回应其生产的产品均有知识产权保护,也无意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截至3月20日,塔菲尔拥有489件专利。
不过,与中航锂电和塔菲尔不同,大部分中小微动力电池企业的命运岌岌可危。
据盖世汽车报道,目前中国动力电池相关企业共有近1.3万家。但据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2020上半年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实现装机的企业仅有59家。如此悬殊的数据对比背后,能预见的是,众多缺少对抗风险能力的中小微动力电池企业的命运岌岌可危。
动力电池行业的两极分化早已是大势所趋,弱肉强食也是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该有的样子。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何能在上万家动力电池企业中杀出重围,也许还未等到答案,就已釜破舟沉。
一个对中小企业有利的消息是,“一超两强”暂时吞不下整个市场。
动力电池割据战
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企业与汽车企业的“朋友圈”非常热闹。
动力电池企业为了与车企深度绑定,谋求长期发展。同时,车企为了完善产业链,也在提升自己在动力电池的把控力度。双方的共同作用下,越来越多的合作应运而生。
制表人/亿欧汽车商业分析员 贾国琛
纵观目前动力电池企业与车企的合作,大致可以分成三种:合资建厂联合研发生产、出售部分股份、成为外部采购供应商。
宁德时代早在前几年就已经与国内除比亚迪外的绝大部分新能源车企展开了深度合作。不过,车企同时也在寻求与不同的动力电池企业开展合作,如大众就入股了国轩高科、丰田与比亚迪成立了合资公司。
这背后有车企深层次的考量。
一方面,“不能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是汽车行业的至理名言。
以吉利汽车为例,近几年其在电池产业进行多路径的布局。
2016年4月,吉利投资20.5亿开展产能150万KWh的吉利汽车金华动力电池项目;2017年5月,吉利汽车总投资128亿元的汽车产业链项目签约落户宁波杭州湾新区;2018年7月,吉利商用车公司向钱江锂电采购动力电池系统;2018年12月,吉利汽车子公司与宁德时代合作成立合资公司;2019年6月,吉利汽车子公司与LG化学合作成立合资公司,从事生产及销售电动汽车电池……
吉利不断强化电池等配套设施的布局。一方面是出于降低动力电池的成本和以及稳定供应的考虑,以多种合作的方式分担高昂的技术研发成本,共担风险;另一方面也是担心“鸡蛋放同一个篮子”会导致自己失去对动力电池供应的话语权。
吉利新能源汽车几何A/吉利官网
另一方面,车企就近扶植动力电池厂商便于打造新能源汽车生态圈。
2020年5月底,大众汽车通过增资的方式拿到了江淮50%的股权,使大众在江淮大众中的持股比例达到75%,获得了江淮大众的实际管控权。不久后,大众又宣布入股国轩高科,成为国轩高科第一大股东,占国轩高科总股本的26.47%。
坐拥江淮大众与国轩高科,又与中国头部造车新势力之一的蔚来汽车形成集聚效应,大众正以安徽合肥为据点,在长三角领域搭建新能源汽车生态圈,这是任何其它动力电池企业无法给予的。车企+动力电池企业的合作模式已经逐渐成为标配。
结语
总体来看,在上半年中国动力电池市场较大下滑的基础上,外资企业冲击了整个市场格局,行业整体优胜劣汰加剧。头部形成了“一超两强”的态势。能够准确把握市场动向、建立技术壁垒的企业,实现了逆流而上。
动力电池企业与车企的合作层出不穷,市场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中国动力电池企业仍需实现新突破。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渐回暖,动力电池的需求将逐渐解封。2020年下半年,行业战况或将更加激烈。
小鹏汽车再获3亿美元C++轮投资,上市步伐再加速
文章末尾固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