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起,北京开始实施以摇号方式分配小客车指标的政策。自此,北京车牌的小客车指标不仅变得“一牌难求”,并且面临车辆指标不能过户的硬性约束。随之催生了一个由挂名人、出借人、中介等多方主体参与的京牌租赁灰色交易市场。
在这个灰色市场里,出借人仅仅是京牌所有人,而挂名人则是车辆实际购买者、使用者,购车款、停车费、违法罚款等支出均由挂名人实际支付,车辆相关信息均登记在出借人名下。
刘先生便是众多北京车牌的挂名人之一。他表示,从2015年起他开始借用杨某的京牌指标,双方签订了租赁合同,约定每年支付一万五千元的租赁费用,之后上涨到每年两万元,期间还换了一辆新车,但车牌没换,购车款及使用期间的税费、保险、保养等费用均由其自行支付,车辆一直登记在杨某名下。
尽管出借人与挂名人通常会签订车牌租赁合同,清楚写明上述情况,但风险并不能因为一纸合同就能完全规避。
2013年修订的《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实施细则对于“出借车牌”等行为作出了明确的禁止性规定:“小客车指标确认通知书仅限指标所有人使用。对于买卖、变相买卖、出租或者出借小客车指标确认通知书的,由指标管理机构收回已取得的配置指标或更新指标、三年内不受理该申请人提出的指标申请。”
而在司法实践中,出借人与挂名人之间的租赁合同也会被认定无效。企信京牌网小编从业多年很负责的说,车牌租赁协议均被法院认定为无效,其理由便是“扰乱了对于小客车配置指标调控管理的公共秩序,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北京车牌租赁由于存在刚性需求,尽管存在种种风险,这些年挂名购车的大有人在。对于出借人而言,通常会面临指标收回难度大、发生车祸可能被卷入诉讼、个人信息被滥用等风险;而对于挂名人,除了面临租赁合同无效被出借人收回车、牌的风险外,一旦出借人被列为被执行人,登记在其名下的车辆可能被法院执行查封,这样挂名人可能失去车辆的使用权。
文章末尾固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