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信京牌6年间为数万车主提供北京车牌托管,租赁京牌,请拨打:18532672073(微信同步)
富士康“造车”绕道越南
一个月后,小米造车峰回路转。
3月19日,据多家媒体报道,接近雷军的投资方和车企高管等知情人士透露,小米集团正在加速推进造车事项,最快有望在1-2个月内立项。根据传言,初步讨论的小米造车品牌定位与小鹏汽车类似,主打强科技属性的中高端市场。
不同于上一次的爆料,这一次的消息出现了更多细节。
老将王川操盘
据悉,小米造车计划的直接负责人为老将王川,其正在代表小米集团摸底汽车行业,寻求人才、技术等资源。
消息人士表示,小米造车不是在小米体系内进行,而是成立一家新公司。“新公司估值50亿美金,小米出35亿,占股70%,王川和黎万强各出5亿美金,各占10%,剩下的10%用来吸引小米员工团队入股”。
王川 (图片来源:小米)
公开资料显示,1993年,王川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随后于1996年创立了雷石科技,并将其发展为中国最大的影音娱乐设备公司。在2010年,王川于北京创立多看科技,并担任CEO一职。2012年加入小米,2018年成为小米集团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目前担任首席战略官。在王川的带领下,小米的电视业务表现得异常出色,被认为是小米手机之外最成功的业务之一。
2月19日,关于小米将由雷军带队造车的消息不胫而走。21日,小米发布公告称,“本集团一直关注生态的发展,并就相关行业态势进行持续评估及研究,电动汽车制造业务的研究还没有到正式立项阶段。”既不承认,也不否认的态度,令人浮想联翩。
这一次,小米同样是“暧昧”的态度,甚至在3月21日晚,小米官方发布了“BIG NEWS”的消息,热度只瞬间拉满。引得网友纷纷猜测或许是要宣布造车了,结果却是预热3月29日的春季新品发布会,不得不说还是小米会玩。
图片来源:小米手机
急着造车为哪般
手机业务迫近天花板,让小米需要更新的故事来支撑其估值、股价和想象空间。而汽车作为手机之后的新场景,同时也处于风口,对于小米来说,有点“不得不做”的压迫感。
现今,智能手机厂商的手机业务都在逐步失去吸引力,手机也正从增量向存量时代迈进,市场趋于饱和。Digitimes Research发布的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2.4亿部,与2019年相比下降8.8%。
而市场正在乘风起飞,政策扶持也一直在引导并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去年11月印发的《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在发展愿景中指出: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并且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完成“碳中和”的目标。
今年全国期间,“碳达峰”“碳中和”再度成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热词,煤炭、石化、化工、钢铁、电力、光伏、新能源汽车等行业也成为热门概念。
另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0年,中国全年2531.1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有136.7万辆,占比5.4%。
从5.4%到20%,这其中的红利程度可想而知。且政策和数据都共同释放了强劲的信号:接下来五年时间是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培育和快速增长期,甚至未来几十年,新能源汽车都将成为风口。
此外,随着百度、富士康等企业进入汽车制造行业,跨界造车的门槛已大大降低,且已有成熟路径可循。
造车挑战
小米之所以没有正式公开承认要造车,不仅是对造车存在疑虑,更来自于自身资金等方面的羁绊。
其一,造车需要的是资金和团队,建工厂和买资质不是必须的。蔚来汽车CEO李斌曾表示:“没有200亿不要造车。”新能源汽车行业作为资金密集型的产业,没有钱根本就玩不过来。
据小米集团财报数据,2019年,小米获得了238.1亿元的经营现金流,这是小米上市以来经营情况最好的一年。但对比其315.7亿元的投资现金流,2019年的自由现金流直接成为了负数。
而2020年年度业绩报告小米集团将于下周三(24日)公布。市场预期小米2020年Q4营收为745.75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25.26亿元。预期2020年全年营收2477.64亿元,净利润135.31亿元。
与智能手机业务向好相反的是,1月15日,据环球网报道,美国政府将9家中国企业列入所谓“与中国军方相关”的黑名单中,其中包括手机制造商小米。根据相关投资禁令,美国投资者需在今年11月11日前出售所持“黑名单”公司的股份。
3月13日,美国联邦法官做出裁决,要求美国国防部暂时停止实施将小米列为所谓“与中国军方相关企业”的禁令。
美国联邦法官的相关公告可谓是一阵及时雨,去除了小米将被多类股票指数剔除B类股的不确定因素,解除了小米面对的沽压,并暂时消除相关资金撤出对小米产生的影响。
禁令虽然暂时停止实施,但并不意味着不会生效了,对于小米来说这是会一直存在的影响极大的不确定因素,同时一旦进入造车领域,至少需要上百亿的资金,小米还要兼顾手机等业务,其自由现金流的压力可想而知。或许这就是小米没有正式承认造车的原因之一。
其二,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欠缺。小米一直有在为进军汽车领域铺路,且在技术研发方面,更偏向智能汽车领域。专利方面,目前小米集团与汽车有关的专利已经达834件,领域集中在无线通信网络、电数字数据处理、数字信息传输、图像通信、交通控制系统、距离测量、导航等领域,汽车的零配件专利占比较低。
不过,过去几年,小米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V2X、三电系统等领域还十分欠缺,而这也是未来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
正因为核心技术的欠缺,OFweek新能源汽车网大胆推测小米造车的模式或为选择与现有车企合作。这也是科技公司借助传统车企进入整车制造业的常规操作,以往的案例有百度与吉利,蔚来与江淮等。若小米选择与传统车企合作,业内外认为小米的潜在合作对象最有可能的是小鹏汽车。
2019年1月13日,小鹏汽车宣布成功签署C轮融资,总金额为4亿美元。其中引入的投资伙伴就包括雷军创立的顺为资本。
雷军甚至还对此表示:“小米集团和小鹏汽车在智能手机和智能汽车互通方面,已开展了深入的合作,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希望通过本次战略投资加深双方在智能硬件和IoT领域的进一步合作。”
再回过头来看上述消息中提及的小米造车品牌定位与小鹏汽车类似,似乎再次佐证有极大可能造车伙伴就是小鹏。
其三,小米需要应对来自对手的挑战。小米此时选择入局造车,因在造车经验及技术上的差距,首先就要直面电动汽车巨头特斯拉,新势力三强蔚来、理想、小鹏,其次就是传统汽车厂商已经准备全面投入电动汽车领域,同时,还有快了一步的百度与苹果。
而老对手华为虽然有三年不造车的声明在,但三年过后呢?更何况华为此前已有大量技术积累,且已经通过推出全栈方案与车企合作,也就是说华为的汽车相关技术已经装车并得到了应用验证。
写在最后
造车是能够让小米重新进入上升通道,获得更多的价值量分配,以及更高估值的潜力无限的方式,但资金的缺乏,核心技术的欠缺,以及一众战斗值满格的对手,让小米造车成为一个充满风险的决定。
雷军加王川的黄金组合能否再创一个小米汽车的辉煌,想必你我都在期待。
雷诺研发电池回收项目
文章末尾固定信息